<ruby id="uuh9a"></ruby>
<em id="uuh9a"><strike id="uuh9a"><u id="uuh9a"></u></strike></em><li id="uuh9a"></li>

    <tbody id="uuh9a"><pre id="uuh9a"></pre></tbody>
    
    
    <th id="uuh9a"></th>
    <progress id="uuh9a"></progress><rp id="uuh9a"></rp>

    1. 首頁 > 社區 > 影音 > 帖子詳情頁

    這波信仰充得值:索尼NW-WM1AM2(黑磚二代)體驗有感

    影音 ·2022-11-27 07:57:23

    Emmm 索尼高解析度音樂播放器NW-WM1AM2已經用了大半年了,記得當時下決心買下的由頭就是這兩個:

    1、習慣了手機上的流媒體,希望播放器也流媒體化;

    2、升級幅度很大,軟硬件都提升明顯。

    如果還有,那就是信仰,別問我為什么不買金磚,問就是買不起......。


    作為一個平時用手機+TWS耳機的發燒黨,我頂多只是在戶外用用,如今國內網絡發達,隨手掏出手機就能獲取互聯網上取之不盡的資源,一對兒無線耳機取出就能迅速啟動,不可否認這是目前出行的最佳方案,也成為更多人的習慣了。但在家里我更愿意用傳統播放器+有線耳機的搭配來讓我沉下心去欣賞音樂。一臺黑磚2,一副Just Ear,這便是我目前手上最貴,也是最讓我滿意的一組搭配。誠然這世上還有比它們更昂貴的器材,可作為一個發燒20余年的人,理智告訴我適合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其實如果你能把心放在對音樂的解讀上,追求器材的極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本文主要還是從我自己用了大半年的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索尼高解析度音樂播放器NW-WM1AM2的使用感受(名字好長~下文簡稱黑磚2)。


    先說說系統,應該說這是我從一代升級過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在手機端最常用網易音樂和喜馬拉雅聽書,所以這回我把它裝進了黑磚2里,系統是基于Android11開發的,流暢度還行,但它畢竟不是手機,別什么APP都往里裝,一下塞幾十個進來卡頓的時候你就要哭了。用黑磚2播放流媒體的音質是遠勝于手機端的,當然前提是得花錢買個會員~。所以平時用慣了流媒體軟件,我真的很難愿意花時間找無損音樂文檔了,但畢竟花了上萬元的播放器,加上近2W的Just Ear,Emmmm......流媒體再好也比不過本地播放啊,所以我的機子里還是存進了不少N年前收藏的各種專輯。

    說起它的本地文件播放這就不得不說它自帶的Walkman 播放器了,獨特的地方在一些針對聲音優化的功能為索尼獨家,它們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提升本地播放的音質!比如DSEE Ultimate能利用Ai技術精確再現原本聲源的頻率響應和動態范圍,此功能在回放MP3的時候能帶來無限接近于CD級的音質水準;DSD的音質雖佳,但絕大多數隨身播放器出來的聲音偏輕偏犀利是常態,開啟DSD母帶重置引擎的功能可以讓DSD格式的音樂更靈動和耐聽;DC相位線性器則是用來讓低頻段特性更接近于傳統模擬放大器。這3個是我最常用的功能點,所以我把它們分別保存為3個聲音配置文件,只要在播放頁面上劃至聲音設置頁面,然后就能快速切換了。


    對了,它還帶有一個可玩性很高的音效:黑膠唱片處理器,它有4種風格,作為一個完美錯過黑膠時代的人,我倒是覺得更像是當年MD的味道,模擬味濃濃的,不喜歡“暴力分析音樂”的話一定要嘗試一下。但如果你的音頻文件足夠優秀,也更青睞原汁原味的純正輸出,直接Direct(直接源,未對聲音進行修飾)就行了。


    從黑磚2的外形設計是能感受到1代身上許多影子的,但當我初次拿起它的時候,明顯感受到重量的變化,于是特意去查了查參數,黑磚2重量是299g,略微比前代重了一點,雖然重量對于音質提升起不了決定性作用吧,但它可不比手機的越輕越好,在隨身聽這個品類里邊,重量除了代表下料越狠,甚至還能對聲音起到輔助加成的作用,比如這看得見的一體切割成型的鋁合金機身,可以獲得更低的電阻,增加聲音的通透性,請不要懷疑這個說法,圈內對于采用外殼用料來提升音質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此外,更大的5寸顯示屏也更加養眼了,雖然還是趕不上一臺中端手機的尺寸,但顯示封面的時候已經足夠賞心悅目了。


    在握持手感上除了較為敦實的體重,就是舒適的拿捏感了。機身兩側做了弧度的處理,并且雙側面的弧度都是有橫切面的,單手握持不會覺得過寬,同時大拇指和中指差不多剛好能夠貼合在切面與非切換的弧形下凹緩沖位置處,結合科學的物理按鍵排列,音量調節、切歌、開機亮屏等盲操都顯得非常簡單。


    黑磚2為了提升音質最核心的部分,那就體現在內部了。在我看來最核心的升級是沿用了“索六萬”(DMP-Z1)金磚2(NW-WM1ZM2)上用過的S-Master HX數字放大器,而且索尼對它進行了系統加強,核心技術的下放和優化直接讓聲音有了質的飛躍。此外,聚合物電容器FT CAP3,輔助供電搭載8mm大型固體高分子電容,含金的無鉛焊錫等等,數模分離以及無氧銅填充布線孔隙都為高解析度音頻保駕護航。


    最后就是大家最關心的聲音表現,搭配的主要還是圖中的Just Ear(NW-WM1M2特調版),音質提升功能方面我用的是上述提到過的三種模式:DSEE Ultimate、DSD母帶重置引擎和DC相位線性器(B STANDARD),Direct從來不去開啟的,雖然開啟后聲音更純凈直白了,但總覺得缺了點靈魂的味道,其實索尼的播放器在調音上是很有個性色彩的,Direct模式會徹底抹掉這些味道,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決定是否開啟它。廢話不多說直接用幾首音樂來談談個人感受。

    《Live in America》(選自《柏林之聲II》),這首曲目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撲面而來的熱情洋溢感,風格很像是墨西哥一帶的街頭娛樂表演,雖然樂器只簡單地使用了一把吉他,但是吉他伴隨著有節奏的鼓掌和腳踏地板的聲音很上頭。對于吉他的演繹,絲絲入扣到每一個細節都不會錯過,明亮、柔順,延展性都是極好的,隨節奏拍打的掌聲脫離于吉他之外,仿佛吉他在舞臺中央,而有節律的鼓掌來自于舞臺兩側,除了這些聲音,還有的就是時不時傳來的人聲的呼喊,似乎是舞者正盡興時激動情緒的表達,剩下的便是腳底下踩踏木地板的聲音了,這部分聲音主要偏中低頻部分,混響是較為明顯的,帶有良好的低頻動態,所以你可以想象這些聲音都在各司其職的近乎完美的表達它自己該有的特點,同時用非常靈動的手法讓聽者很輕易的就能融入到這樣一首類似于街頭音樂表演的情緒中去。然而最讓我驚喜的還是在曲末部分的群眾掌聲和吶喊聲,方向感和空間感太龐大了,仿佛我就置身于其中,感受著四面八方撲過來的興高采烈的氛圍,甚是妙哉!

    作為一個20年前CD機時代就開始接觸索尼的用戶,我一直都在強調索尼的器材都有著自己很獨特的風格,如果簡單形容的話,“情緒表達”便是其中之一,但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其實在不同品牌器材當中的偏向性是不一樣的,索尼是用一種不是很濃烈,但總以一個很能營造氛圍的方式來詮釋它對“情緒”的理解,如果要細說下去,真的很難用文字講明白的,這種恰到好處的有情緒的樂感,只有親自體驗過才會感同身受吧。

    而后當我切到另外一種類型音樂:純正的人聲流行,濃郁熱情依舊,這便是來自玉置浩二的《aibo》,這是一首真真切切的能讓人沉醉其中的音樂,而這套搭配恰恰就能把玉置浩二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背景樂的氛圍強調尤為濃烈,高中低頻段的聲音仿佛一氣呵成,人聲響起時,歌者的聲線細節完全呈現于耳畔,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曲目當中的低頻實在點睛之筆了,濃而不艷,恰到好處的把這首音樂融入了“微醺”的調調,是足以令人滿足和感動的。


    實際上黑磚2+Just Ear的組合在聲音風格上大致是略偏向于注重氛圍營造的流行色彩的路子,但我聽了各種風格的音樂發現似乎對于各種類型都能拿捏的很有“人情味道”,甚至在大編制里也能使出良好的力道把動態演繹得很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倒是跟一眾國產播放器所注重的手術刀般犀利的極高解析和極寬的聲場大相徑庭,這些索尼也有,只不過帶來更多溫潤的色彩進去,所以聽上去明顯更加靈動和富有情感。


    音頻內容的最后我還是想聊聊它的驅動力,誠然這個售價近萬元的播放器在推力上并非長處,這倒是跟一眾別家播放器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我手頭這條只有平衡插頭的Just Ear聽起來并沒覺得有何不妥之處,但當我換用鈦鈴Plus,單端口就有點力薄了,然而當我換上4.4平衡插頭,鈦鈴Plus突然變得生龍活虎起來!特別是中頻的扎實感和低頻的動態仿佛像是打了雞血,甚至連密度都高出了一個級別,這才是我用鈦鈴Plus在臺式機上感受過的味道。我還發現一個讓我意料之外的特點,黑磚2單端輸出和平衡輸出在風格上居然出奇的一致,這是很多同價位播放器未曾做到的一個點吧。只不過黑磚2的單端或許只有那些阻抗和靈敏度雙低的耳塞才能驅動得更加有聲有色,這也是建議大家在給黑磚2選配耳塞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最后的總結部分,如果你問我黑磚2值不值得買,我肯定說值得沖啊,論綜合實力索尼的播放器從來就沒輸過,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它的續航,我曾測試過播放WAV無損格式連播15個鐘頭,最后還能剩余25%的電量.......充電速度也是極快,我沒具體測,只是用了一個65W的氮化鎵,大概1小時左右就充滿了,這樣的續航和充電效率,在隨身聽界絕對是個佼佼者??烧f實話全套售價已經奔著3W去了,我很難給每一位喜歡音樂的朋友去推薦這套器材,然而索尼的信仰值得守護,權當做我個人發燒歷程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消費......)吧。

    ending


    評論列表(已有條評論)

    最新評論

    欧美人人艹
    <ruby id="uuh9a"></ruby>
    <em id="uuh9a"><strike id="uuh9a"><u id="uuh9a"></u></strike></em><li id="uuh9a"></li>

    <tbody id="uuh9a"><pre id="uuh9a"></pre></tbody>
    
    
    <th id="uuh9a"></th>
    <progress id="uuh9a"></progress><rp id="uuh9a"></rp>